旋塞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旋塞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新闻)

发布时间:2021-11-26 10:28:44 阅读: 来源:旋塞阀厂家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内蒙古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更新时间:2010-9-26 6:42:4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目标,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世纪之交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各项事业的改革也取得了令人关注的成果。积极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税费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监管体系;稳步推进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内蒙古根据区情,采取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改革开放,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一、深化农村牧区改革,进一步巩固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10年来,内蒙古全面深化农村牧区各项改革。坚持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稳定和完善土地草牧场承包关系。加强土地管理,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税费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在西部省区率先实现在全区范围内全部免除了农牧业税。200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推进全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重点工作方案》。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少取、多予、放活”的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方向,抓住建立健全乡村行政管理、财政支出投入保障和农牧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以进一步巩固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成果。还先后在全区开展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苏木乡镇机构改革,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深化农村牧区义务教育改革,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健全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为重点深化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改革,农村牧区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全区农村牧区改革全面向纵深推进。  通过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生产力,充分调动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农牧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牧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目前自治区具备了350亿斤粮食、200万吨肉类、900万吨鲜奶、7000吨羊绒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国家主要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单一的经济结构已逐步被农、工、建、运、商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所替代,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农村牧区经济新格局。  二、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10年来,自治区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以提高国有企业整体实力为目标,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促进资产流动和重组为重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使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有序进行。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培育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推动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先后实施了“增量式”战略重组举措,完成了内蒙古电力等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外贸、物资、商粮三大流通集团改革,稳步实施包钢集团战略重组,全面启动了森工集团所属企业改制和剥离办社会工作,引入国电集团注资40亿元对蒙能公司实施重组,使蒙能公司重获新生。呼兴电网整体划转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内蒙古东部电网公司,扩大了外送电量,对自治区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和东部盟市煤电资源开发都产生重要推动作用。全区的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也走在全国前列。随着我们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企业改组重建,优化整合力度加大,国有资本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集中的同时,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一批劣势企业退出国有序列。加大中小企业放开搞活的力度,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三、各项综合配套改革日趋完善,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价格体制改革,价格调控在治理通货膨胀和控制通货紧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价格形成机制,市场调节价比重上升,逐步完善水、电、油、气、暖等重要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理顺了价格关系。资源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依法开征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为资源开发的合理补偿、矿区生态保护恢复等进行了初步探索。进一步完善了煤炭资源配置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  政府机构改革进展顺利,职能有了明显转变。政府调控突出了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和目的性,逐步减少了对微观经济的直接管理。重视运用经济手段以及政策、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已由直接调控逐步转变为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政务公开范围明显扩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顺利推进了工资配套改革。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并稳步实施了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建设得到加强。  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10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主动适应改革发展形势,大力推进以部门预算为核心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自治区财政在收入、支出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根本性的改革,相继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监督管理和统计分析制度。加快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在财力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了由保工资保运转的“吃饭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民生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积极推进财政支出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经过10多年努力,公共财政框架已经建立。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项目审批程序,从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改善投资宏观调控、加强投资监督管理入手,加快建立了以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政府性投资比重明显降低,企业自筹能力不断增强。在投资资金来源中,来自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由1999年11.9%下降至2009年的5.7%,而来自企业单位自筹资金所占比重由65.7%提高到84.1%。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支持农村牧区、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发展。着力在“东联、北开、西出”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2009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总额仍达到67.6亿美元,引进国内资金达到2366.6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3.2倍和15.6倍。  稳步推进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任务,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医疗保险试点开始启动。2009年,全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1202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4%。切实加强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完成了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牧区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工程,农村牧区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质量稳步提高。职业教育取得积极进展,民族教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推动新闻媒体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分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艺术精品不断涌现,基层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截至2009年底,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411万人,比建立初期的2001年增加120.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达到410.36万人,比建立初期的2001年增加230.76万人。全区有208.55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农村牧区保险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全区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  四、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经济是发展的主要力量  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坚持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在信贷、税收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限制的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兴起,打破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格局,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500多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左右,比2000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根据2008年全区第二次经济普查统计,全区实有法人单位的私营企业4.4万户,实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72.9万户,分别比2004年全区第一次经济普查统计的户数增加2.8万户和10.5万户。非公有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统计,2009年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1%,比1999年提高40多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实力增强,多元化经济格局正在逐步形成。2009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元左右,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50%以上,10年间年均增长30%以上。民间投资的增多,民营资产的扩大,逐步形成了我区多元化投资结构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拓展了税源,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实现税收253.9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21.4%。非公有制经济扩大了社会就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2009年,全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38.7万人,比1999年增加136.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99年的9.7%提高到2009年的21%,10间提高了11.3个百分点。  同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多种层次、比较完备的体系格局已经形成。要素市场发展加快,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也趋向成熟。自治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上一条: 下一条:陕西金融结构不断优化 市场体系更趋健全  服务条款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346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电子脚回收厂家电话佛山电子脚回收报价

图们出租柴油发电机800KW本地发电机租赁

贵州外墙真石漆

PVC封边条设备价格安徽ABS亚克力封边条代理

天津公安局阻燃环保软包工程翻新

长宁区回收京东e卡折扣

宿迁市回收化工助剂回收医药原料诚信交易

新款幕墙玻璃修复工具价格全国上门

宁都县处理400制粒机

回收负极粉点击免费获取报价